“村级自筹700多万元,能做得下来,全靠村民热情无偿捐地。”说起县道326线(洪六公路)南安市洪梅镇洪梅村路段改造,当地人无不自豪,外地人无不点赞。
洪梅村沿着洪六公路狭长分布,这条路可以说就是洪梅村的大动脉、生命线。为了将总长1.5公里、仅7米宽的道路拓宽到14米,拉大发展骨架,在洪梅镇党委政府的组织下,洪梅村全村上下形成共识,村民们踊跃无偿捐地拆屋。村民黄连枝无偿拆掉4间沿街店面,为村里省下20万元赔偿款。姚新法不要近20万元赔偿款,签字同意拆掉270多平方米的房子。陈海森无偿拆掉约100平方米房子,又省了10万元……看似不可能的任务,在村民的支持下完成了。
老年幸福院内
路宽了,发展的路也就更宽了。看中村里的良好生态和交通,村民姚海滨筹集60万元产业基金,回乡建设极锋顺生态园,发展绿色生态农业。他流转了200亩闲置土地,每年贡献6万元村财。他还积极发展合同农业、订单农业,带动了5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。村民黄泉州早前也流转土地建设泉发蔬菜基地,他以“村集体+公司+基地”的模式邀请村民土地入股、推广设施农业。目前,绿色生态农业已经成为村里产业振兴抓手。此外,村里兴起了文教产业。村民引入洪濑瑞基幼儿园在村里办起了分园,全镇唯一公办园洪梅镇中心幼儿园也重建翻建新校舍,乡贤们捐资30多万元助建村老年幸福院。村支书陈文笔感叹说,正是村民的热情支持参与,村里的乡村振兴规划才能一点一滴落地,全村更加和谐,移风易俗、环境整治、旱厕清零、平安建设、和谐村创建等都得到良好实施。
来源:泉州晚报
□记者 黄耿煌 通讯员 陈旭斌
- 我的微信
- 加我购买特产美食
-
- 微信公众号
- 更多美食请关注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