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一次南安在“清北”录取人数取得丰收,还要回溯到2008年。那一年,南安一中曾创下11名学生被“清北”录取的高考最辉煌的成绩,但彼时,通过学科竞赛渠道的学生数占了多席,相较而言,今年的成绩含金量更足,南安教育也更有理由因此而振奋。
日前,南安市召开2020年高考优秀学生代表座谈会,提振南安教育士气。座谈会上,来自一中的10名“清北”学子齐聚一堂,在表达对母校、老师及党委政府感恩的同时,他们也分享了自己高中三年的学习心路历程,让我们来听听这些学霸们都说了些啥。
梁小孟:有梦想就要风雨兼程

高考成绩641分
在强基计划中
获得清华大学综合素质优秀评价
被清华大学历史专业录取
“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?”今年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梁小孟,是唯一一位被清北录取的文科生。虽然在大众眼中,清华重理,北大尚文,但小孟坦言,清华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。
不过,文科生想去清华本就不易,更何况彼时她成绩波动大,梦想似乎遥不可及。可当她心里埋下了梦想的种子,便暗下决心要为之风雨兼程。
在老师家长的鼓励下,小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了清华的强基计划。自此,她开始朝着目标发足狂奔。追梦的路上有一路蛮荒,也有星光点点。小孟曾看过凌晨的朝阳,也曾在深夜的路灯下苦读。
“就学习而言,我认为最重要的必然是一个‘勤’字,执着地朝着梦的方向奔跑;其次,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作息,不断尝试不断挑战;最后,学习过程中的心态同样重要,不要过于功利地盯着成绩,默默静下心努力。”
在高三年学习中,小孟也曾迷茫。幸而,她身边还有“ta”们:耐心帮她分析试卷的老师,不断鼓励她的家长,暖心安慰她的同学们……在大家的帮助下,小孟慢慢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,取得了理想的模考成绩,重新变成了那个笑容满满的女孩!“感谢父母和学校的老师,是他们点亮了我们前路上的灯火,我们才能到达梦想中的星辰大海。”
傅康翔:不到终点不言弃
高考成绩689分
2020年高考招生提前批
被清华大学土木、水利和海洋工程专业录取
早在初中就读鹏峰中学时,傅康翔就是一个典型的学霸。在南安一中高中3年,周围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,面对竞争,傅康翔认为,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。
高中一入学,傅康翔带着好奇,在老师的“怂恿”之下参加了物理奥赛,进入了神奇的物理世界后,他对物理的热爱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然而,竞赛的努力却没能给他带来好成绩,在复赛时,他不幸落榜。
康翔坦言,在竞赛失利与回归后学习退步的双重打击下,他也曾经一蹶不振,幸而实验班的老师们十分敬业,经常帮他补缺补漏,完善知识体系,再加上实验班同学们乐于互帮互助的氛围,他才重新找回学习的节奏,并最终在今年高考中超常发挥,拿到了意料之外的好成绩。
“高考的成功,需要有那种‘不到终点不言弃’的精神,有了这份精神,我们便往往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。”傅康翔说。
黄旭:要多给自己一些“奖励”
从高一开始接触化学竞赛
高三进入省队
获得了全国一等奖
并进入国家队
被保送至北大化院
当其他人还在为高考奋力冲刺时,黄旭早早地就凭借在奥赛赛场上的优异表现,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录取。
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黄旭从初三接触化学开始,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,他认为化学是所有自然科学里唯一一个可以创造新物质的学科,创造正是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,这让他对化学很着迷。
即便喜欢化学,但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美事。黄旭坦言,如果能在学习之时给予自己一定“奖励”,就可以更加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心。
高中3年,黄旭提倡的正是这样一种“奖励法”。例如,在做出一道题后,他会夸一下自己,这种方法无形中给了自己很大的精神鼓励;同时,在做错题目并得知错误之处时他也总是提醒自己:“这个时候错总比之后错来得好。”
在黄旭看来,绝大多数人在学习生活中,挫折是多于顺利的,如果能让自己的“受赏”次数与受挫次数达到一定的平衡,那么在学习的道路上能更有奔头。
谢洪茜: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自信
考成绩678分
2020年高考本科批
被北京大学药学专业录取
谢洪茜是今年南安一中理科班中唯一被“清北”录取的女生。
回想自己高中三年的生活,洪茜坦言,高三这一年她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。特别是疫情期间,在家上网课的她也因为不适应有所松懈,成绩下滑明显。不过,在回到学校后,她很快就回到了熟悉的学习节奏上,经过老师们悉心辅导,她的成绩稳步回升。
对于学习,洪茜认为自信心是最重要的。洪茜坦言,2017年在一中的自主招生考试中的落榜给了她很大的打击。但这并未动摇她进入一中学习的目标,在调整心情,重塑自信后,她以优异的成绩被一中录取。
本以为高中或许平平淡淡,不承想高一高二年她始终在班中名列前茅,高三被选拔进入实验班学习,并最终考入北京大学。“自信心和心态很重要,只要奋力拼搏,一切皆有可能。”洪茜说。
她同时也表示,高中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。“高三学习时间紧迫,但我平时也利用大课间到操场跑步来缓解压力,周末与朋友出门逛街来放松心情,调整好心态。”
郭标将:劳逸结合学习时保持专注
高考成绩676分
2020年高考招生本科批
被北京大学药学院录取
2017年,郭标将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南安一中这个大平台。
在他看来,优秀的环境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人。“刚进入一中校园时,我便感受到了一中浓厚的学习氛围,这里的每个学生都积极向上,争分夺秒地汲取知识,这也使得我获得了学习的动力。”
学习之余,标将还参加了化学奥赛训练。从有机化学的复杂反映到元素化学的奇妙世界,从物理化学的定量计算到分析化学的精密测定,他对化学这门学科充满了敬畏与热爱。
标将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学生,尽管在南安一中实验班,学习压力更大,但他总是注重劳逸结合,课余时间,他经常会选择听听音乐,或者看看剧来放松一下身心,使自己有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中。
但只要进入学习状态,标将就会投入十二分的专注。“我比较注重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,并补足短板,拉高优势。此外,还要多与老师沟通交流,善于举一反三,这样学习效率才能事半功倍。”
林煜桓:寻找学习的内在驱动力
高考成绩695分
南安2020年高考理科总分第一
本科批被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
今年摘得南安高考理科桂冠的林煜桓,如愿被他心仪已久的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。暑假期间除了学车,他已经在家自学编程,提前适应今后的大学生活。
回忆高中3年生涯,煜桓表示,刚从物理竞赛回归到高考的那段时间是他高中最艰难的时候。由于全身心投入竞赛,他高中普通课程的进度被落下了,这一度让他很挣扎。
在老师的鼓励与指导下,煜桓沉下心来,一点一点地追赶同学们的步伐。物理竞赛带给他的自学能力,让他可以自己给自己补习基础知识,并通过分模块的刷题提升熟练度,为高三下学期的冲刺打好基础。
进入高三冲刺阶段,煜桓更是严格要求自己,尤其在作息上,每天早上,他6点就起床,中午1点到校,晚上12点准时睡觉,高强度的学习虽然让他感到疲惫,但他坚持了下来。在他看来,只要学习有内在驱动力,再苦再累都能坚持。而从小对清华大学的向往,便是他的驱动力。“今年的高考成绩让我更加坚信,只要一个人肯努力,总会实现自己的梦想。”
王鸿斌:学会从学习中寻找乐趣
高考成绩675分
通过强基计划
被清华大学未央书院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录取
对王鸿斌来说,高中3年最难忘的是纯粹的竞赛时光。这个过程中,他体会到了冥思苦想后终于理解的畅快,体会到了漫长调试后现象出现的美妙,也体会了努力后获得成绩后的欣喜。
物理奥赛不仅让鸿斌学到了更加高深的物理知识,见识到了物理学的广阔世界,也培养了他的物理学科思维,让他可以尝试着建立物理模型解释生活现象。尤其是物理竞赛前的备考冲刺阶段,鸿斌很享受那种为理想而奋斗的纯粹感觉,这让他在备战高考中更加游刃有余。
在鸿斌看来,最好的学习方法,并不是刷题刷到让自己崩溃,而是多尝试在学习中寻找到自己的乐趣。“哪怕只是从某一个科目里的某一小部分得到学习的乐趣,这都能给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,当你学累了,学习也可以换换口味,这样往往能给自己增添动力。”
苏洪波:弄清自己学习的强弱项
高考成绩653分
2020年通过强基计划
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录取
今年通过强基计划被北大生命科学院录取的苏洪波,也是奥赛赛场上的佼佼者。3年前,苏洪波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南安一中后,便投入了生物奥赛的怀抱。
两年时间,在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,洪波拿到了国家级银牌,这也为他的高考之路增加了砝码。
“对于学习,我秉持的策略是全面发展,劳逸结合。”洪波说,作为一个优秀的高中生,应该知己知彼,既看清学习的整体,也要明白自己的强弱项,并在此基础上保优提劣,使自己全面发展,提升综合水平。
懂得埋头苦读,更要学会放松身心,为学习创造高效率。洪波告诉记者,适当的休息让大脑进行放松是非常有必要的,因此在学习之余,他会通过运动,或者听听纯音乐,甚至到操场去喂喂流浪猫来放松自己。“总之只要奋力拼搏,最后的结果都不会太差。”
卓昱杭:科学时间管理让学习更高效
高考成绩691分
2020年高考本科批
被清华大学机械航空与动力大类专业录取
学霸卓昱杭在同学和老师们眼中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。高一刚到一中报道时,他手里拿着本《毛泽东选集》,这是他最爱不释手的一本书。除了《毛选》,他喜欢的书还有《人类简史》《从一到无穷大》这些在别人眼里有些晦涩的书。
昱杭从小就喜欢读各种各样的科普杂志,对航天和浩瀚的宇宙有着浓厚的兴趣,立志投身科研、航天报国。他尤其喜爱天文和物理,所以在高中的时候选择了参加物理竞赛。“虽然知道参加竞赛会非常辛苦,但我觉得有必要为自己的兴趣和梦想拼一把。”
从第一次泉州竞赛惨不忍睹的成绩,昱杭开始发奋,面对厚厚的竞赛书目,他一本一本地刷完了它们。最后他以全省第六名的成绩进入了福建省队,并获得了物理竞赛全国三等奖。
谈及高中三年的学习,昱杭表示,一定要从小立下志向、确定目标,确立比自身能力稍高的学习目标,并在日常学习中朝着目标沉潜耕耘、不懈奋斗。与此同时,利用时间管理补弱固强也非常重要。“在学习中要明晰自身的弱项和强项,通过科学的时间管理和高效的自律不断做练习、析错题、固知识,达到补强弱项、优化强项的效果,实现各个击破、全面发展。”
王维宁:不为繁华易素心
高考成绩689分
2020年在强基计划中表现突出
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物理专业录取
王维宁从小就对茫茫宇宙与浩瀚星空产生了无限好奇,升入初中后,他又逐渐对变化无穷,“逻辑美与诗意美并存”的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。课余时间,他总是不知疲倦地研究数学问题。进入高中后,他参加了学校的数学奥赛班,如痴如醉地潜入到数学的世界中。
在维宁看来,在数学奥赛班的学习,培养了自己勇于挑战,不畏艰苦的品格。“虽然最终未能获得理想的成绩,但我仍认为冲刺奥赛的时光是我高中生涯最无畏的时光。”
回到高考复习中,维宁仍延续了昂扬向上的进取心态,火速调整身心状态,虽经历了半年的空白,但他很快迎头赶上,跟上了其他同学的步伐,并顺利通过了强基计划考试,进入北京大学。
学习之余,维宁有多种排遣学习压力的方式。不管是到乒乓球场上挥汗如雨,还是忙里偷闲在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学中浸润书香,都为高考冲刺积蓄着能量。“放松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挑战,任他桃李争欢赏,不为繁华易素心,只要专注,终会等到繁花满枝时。”
- 我的微信
- 加我购买特产美食
-
- 微信公众号
- 更多美食请关注
-